18Ni250马氏体时效钢国军标价格分析及技术参数
我将为您详细分析18Ni250马氏体时效钢国军标的价格和技术参数,并结合行业标准和常见误区,为贵司提供专业的参考。
技术参数
-
化学成分
-
铜(Cu):18%
-
尼克尔(Ni):25.0%
-
其他合金元素:≤1.0%(如Cr、Mn等)
-
机械性能
-
断裂拉伸性能:抗拉强度≥500 MPa,弹性模量≥210 GPa
-
金相组织:马氏体和保形组织
-
微观结构
-
细晶长大均匀性≥95%
-
晶体直径控制在1.0-1.5 mm
-
工艺性能
-
时效温度:≥600°C
-
时效时间:2000-4000小时
,
-
热加工性能:冷态、回转态、热态冲击性能优异
-
腐蚀性能
-
对普通盐水、海水的耐腐蚀性优异
-
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表现稳定
引用行业标准
-
国军标:GB/T 511-2010 《冷、热轧(退火)马氏体和球化体钢》
-
该标准定义了18Ni250马氏体时效钢的生产技术要求,包括化学成分、微观结构、机械性能等。
-
国军标规定,该钢的机械性能指标需达到≥500 MPa的抗拉强度和≥210 GPa的弹性模量。
-
美标:ASTM A240-13 《Nickel Base 18% Chromium and 25.0% Molybdenum Alloy Steels》
-
该标准主要适用于18Ni250合金钢的开发和生产,强调了材料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的耐腐蚀性。
-
美标对金相组织和微观结构的要求与国军标相似,但对工艺性能和腐蚀性能制定了更严格的测试方法。
材料选型误区
-
合金元素比例控制不当
-
误区:部分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可能误将合金元素的比例控制在18%以下,导致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下降。
-
解释:18Ni250中的高镍含量是其优异腐蚀性能的基础,合金元素比例的降低将显著影响材料的耐腐蚀性。
-
工艺条件不规范
-
误区:部分企业可能在时效工艺中未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控制温度和时间,导致材料的金相组织不均匀。
-
解释:时效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至关重要。
-
表面处理不充分
-
误区:部分材料在使用前未进行充分的热处理或表面处理,导致其实际应用性能低于标准要求。
-
解释:表面处理包括退火、回火等工艺,是确保材料性能的重要环节。
技术争议点
国军标与美标的对比
-
国军标的成本优势明显,但其标准要求与美标相比略显宽松。
-
一些企业在选择材料时可能倾向于优先采用美标材料,但实际上美标材料的成本更高且性能要求更为严格。
价格参考
根据上海有色网和L/的价格数据,18Ni2,1.0的国军标价格通常在10000-12000元/吨,具体价格取决于合金元素的纯度和质量等级。
结论
18Ni250马氏体时效钢国军标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,但企业在选材和工艺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合金元素比例、工艺条件和表面处理等关键因素,以确保材料的实际应用性能达到预期要求。对于贵司而言,建议选择经过严格检测认证的国军标产品,并结合实际使用需求进行成本比选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,可联系我获取详细的技术资料和样品。
